翻译考试教我的事
来源: 黄 姗
每当看到我那本红色的翻译证书的时候,就会回想起当年准备考试时,冒着严寒去买词典,背单词背到深夜,周末独自在家做模拟试卷的情景。那本红红的证书不仅是对我掌握知识的检验,同时也记载了我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如今我也参与到了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的阅卷工作中,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感触颇多。
在接触到翻译资格考试之前,我对自己的语言能力充满了信心,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牢记辅导员鼓励我们的话“你的文学知识和汉语能力比英语系毕业生强,你的英语能力比中文系毕业生强”。自从参加工作以来,自我感觉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翻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每当我手指翻飞在键盘上敲下一个个单词或汉字的时候,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办公室新来的小同事碰到某些词句无法翻译出来的时候,我瞥上一眼就能告诉他们“准确”的翻译,还以过来人的姿态告诉他们,不用逐字逐句的按照原文来翻译,只要能把意思翻出来就够了,语言最重要的不就是交流吗。在小同事佩服的赞扬声中,我也越来越坚持自己的“原则”。
报名参加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势在必得,凭我的语言功底和这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这个考试只不过是我平时工作的一个延伸。我给自己制定了复习计划,前六周巩固语法知识,再用三周的时间重点提高语言的“美”。我找来了模拟题和历年的真题进行练习。刚开始我面对自己翻译出来的句子还洋洋得意,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雅”的标准,直到有一天,我信心满满地请一位外国同事来指点我的翻译,她面露难色的说:“你的翻译里少了点什么东西。”我还以为少了点才气,又把句子理顺了一番,还增加了点修饰词和流行的网络词语。再次拿给她的时候,她比较了两次的文章,说:“我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你的修改虽然让句子更漂亮了,但是与原作品有所出入,其实你第一次的翻译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经过第二次修改这个问题更突出了。这是翻译作品,不是平时的新闻写作。新闻可以重新改写,翻译却要忠于原作。”
突然回想起大学的翻译课上老师曾经教过我们翻译的三字标准“信,达,雅”。翻译的过程就是把原本属于某一文化语境并且借助于这一语境而获得其意义的某一文本移植到另一文化语境并使它尽可能保留原来意思的过程,就是用另一种语言对文本进行阐释的过程。而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绳,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也是翻译工作者应努力达到的目标。不论是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说,还是林语堂先生的“忠顺美”说,都将对原文的忠实放在了首位。即使是在对我国古代文献的翻译或者对文献的注释中,也将“忠于原文”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在不断的练习和改进中我也逐渐体会到“信”是翻译工作的第一要义。
做为一名翻译,忠于原文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任何一个文学作品或一篇文章在创作之初,都是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主观反映,或多或少带着作者的主观因素,正是这些主观的东西构成了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作品的独特魅力,如果在翻译过程中,不注重忠实于原文,只跟随译者的感觉随意翻译,即使意思表达清楚了,也会丧失原作者的风格。
忠于原文也是对原文化的尊重。文学作品既是对产生它的历史语境的一种回应,也因其参与了历史的建构本身就成为一种历史。不同的文化必然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语言表达习惯背后隐藏的恰是原作品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译文越接近原著就越能描绘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
忠于原文也是对读者的尊重。翻译不同于注释,理解是读者的事。翻译肯定会丢失一些东西,这是必然的,翻译工作就是要在最高程度上实现两种语言的无限接近,使损失达到最小,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原汁原味的译文,读者才能通过译文去揣摩、去体会作品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翻译工作中,字词是文本中最表层的东西,字词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翻译的质量。即使翻译的水平随着经验的增长而有了提升,也要把字词的翻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加深翻译字词的功底,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翻译工作者会不断教育我们要继续加大词汇量、多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在备战考试最后的日子里,我将“信”字标准时刻记在心头,越是简单的单词就越要通过查字典去寻找最合适的词来翻译,当我在考试之前,再一次邀请那位同事为我指导作业时,她树起大拇指赞扬我的翻译跟以前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后我顺利的通过了考试,拿到了梦寐已久的证书。在工作中,我端正了自己的工作态度,遇到难翻的句子再也不会草草翻完了事,宁可停下来去查阅背景文化或者向老师同事请教,尽量找到贴切的词句来对应原文,尽可能地为读者再现原文化意境。考试过后两年来,果然对两种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翻译水平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我知道我的学习并没有结束,尤其是对语言的学习,掌握的越多,就越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