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翻译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来源:

  [摘 要] 基于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编制翻译能力影响因素问卷,运用SPSS16.0分析数据、Lisrel8.70构建出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作者因素、译者因素以及读者因素共同影响译者的翻译能力,作者因素、译者因素以及读者因素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能力,而社会因素与组织因素则通过译者间接影响其翻译能力。研究结果对高等院校培养、翻译企业招聘与选拔翻译人才有所裨益。

  [关键词] 译者;翻译能力;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An Empirical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nslator Competence

  [Abstract] Based on related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s, this paper has made the questionnair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nslator competence. SPSS16.0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 and LISREL8.70 software was used to build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nslator competence. The result has showed that many factors can affect translator competence, including factors related to society, organization, authors, translators and readers, among which the author, translator and reader factors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or competence while the society and organization ones indirectly affect the competence through the translator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nslator competence so as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 talent training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cruitment in translation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alents.

  [Key words] Translator Competenc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fluencing Factor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翻译市场的不断扩大,翻译企业对译者①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那么,具有什么样的翻译能力才能成为理想的翻译工作者?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文军认为,翻译能力是从事翻译工作具备的主观条件。目前,关于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但是,苗菊指出,在翻译界,翻译能力是“由一系列相关能力构成”的观点已达成共识(苗菊,2007:47)。目前,已有研究者从译者知识与技能、价值观、译者认知、权利因素、政治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因素等单方面或多方面探讨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的因素。“译者能力实质上存在于由环境、译者、知识等要素交互的多维空间,是译者依托翻译问题求解空间不断养成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李瑞林,2011:46),该研究虽然提及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的整体性因素,但未做详尽阐述。有研究提出影响译者行为的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因素、支持环境因素、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这些因素构成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体系。该研究指出“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支持环境因素包括翻译资源、行业环境、翻译研究、翻译技术以及权力因素等;作者因素包括作者理念、作者语言、文本因素;读者因素包括读者理念、读者语言、读者情感”(钱春花,2011:67)。但是,“译学研究习惯于通过单纯的翻译行为来解释翻译中的种种问题,然而有些行为的变量是与译者个体的能力有关,将具有不同能力因素的译者的翻译行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寻求规律,难免会出现误差”(姜秋霞、权晓辉,2002:13)。在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体系中,虽然指出译者因素影响译者行为,但是研究者忽略了译者因素对译者翻译能力的影响。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活动,“也具有语言活动参与者的能力与行为方式,‘语言’与‘言语’之分、文本的多样性生成、语用的变化、语际转换的复杂等都是翻译内在的因素,它所涉及的语言及其运用过程中的各种操作都体现了译者能力与行为的变化方式,所谓翻译能力,是内在的因素,是行为的必备结构;而行为则是外在的因素,是能力的外化结果”(姜秋霞、权晓辉,2002:14)。另外,该体系也未具体说明各个因素是如何影响译者行为的。因此,本研究以译者翻译能力为基点,结合前人的研究文献提出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作者因素、读者因素以及译者因素等对其翻译能力的共同影响,并构建出译者翻译能力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译者翻译能力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根据该模型,研究作出以下假设:作者因素、译者因素以及读者因素直接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社会因素可以通过影响作者、译者、读者而间接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组织因素可以通过影响译者来间接影响译者翻译能力。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通过文献法以及专家访谈法获得相关指标(45个),编制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资料,包括被试的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称、工作时间等。第二部分主要依据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作者因素、读者因素、译者因素、译者翻译能力相关词条设计了6个量表,25道题,题目内容主要以查阅文献以及访谈获得的定性材料为主。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等级评定法,选项由弱到强:1表示极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二)研究对象与施测

  本研究选取翻译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职业译者为被试。首先,对北京与兰州相关翻译公司的译者进行试测,发放问卷188份,回收135份,其中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65.9%。运用SPSS16.0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问卷的信度系数Cranach’s α为0.880,KMO值为0.749(大于0.5),在0.000达到显著,说明该问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可以用于正式施测。

  正式施测时,研究者事先通过网络联系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城市的翻译公司、企事业单位的职业译者,属于正常现象。加上前期试测的有效问卷124份,总有效问卷228份,总回收率46.7%。使用SPSS16.0与LISREL8.70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因子分析结果

  运用SPSS16.0分析数据,问卷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α 为0.864,KMO值为0.798,Bartlett球形检验的 值为3222(自由度171),在0.000水平上达到显著,说明数据适合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表1 KMO and Bartlett's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0.798

?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

Approx. Chi-Square

?

3222

df

171

Sig.

0.000

  (二)译者翻译能力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等各变量间的关系

  运用SPSS16.0分析数据,通过得出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探讨了译者翻译能力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等各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译者翻译能力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作者因素、译者因素、读者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如表2所示。

  表2 译者翻译能力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等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

社会因素

组织因素

作者因素

译者因素

读者因素

组织因素

.195**

?

?

?

?

作者因素

.591**

.314**

?

?

?

译者因素

.586**

.472**

.605**

?

?

读者因素

.639**

.257**

.258**

.607**

?

译者翻译能力

.171**

.365**

.330**

.640**

.301**

  注:**表示P<0.01

  (三)译者翻译能力影响因素假设模型的验证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是当代行为与社会领域量化研究的重要统计方法,由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两部分构成。它融合了传统多变量统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与“线性模型之回归分析”的统计技术,对于各种因果模型可以进行辨识、估计与验证。(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2004:239)

  1、测量模型

  测量模型描述的是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即:

  x=?xξ+δ ①

  y=?yη+ε ②

  ①中,x是指外源指标(观测变量)构成的向量,?x是外源指标x与外源潜变量ξ之间的关系矩阵,δ是外源指标x的测量误差;②中,y是内生指标(观测变量)构成的向量,?y是内生指标y与内生潜变量η之间的关系矩阵,ε是内生指标y的测量误差。

  2、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描述的是潜在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

  η=Bη+Γξ+ζ

  其中,η是内生潜变量(因变量),ξ是外源潜变量(自变量);B是指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Γ是指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ζ是结构方程的残差项,反映了内生潜变量η在方程中未被解释的部分。

  本研究探究的是译者翻译能力的影响因素,即构建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在图1的假设模型中,自变量是社会因素(ξ1)与组织因素(ξ2),因变量分别是作者因素(η1)、译者因素(η2)、读者因素(η3)以及译者翻译能力(η4)。

  模型拟合度(goodness-of-fit)是判断结构方程模型好坏的标准。一个理想的拟合指数,应当具有下面三个特征:(1)与样本容量N无关,即拟合指数不受样本容量的系统影响;(2)惩罚复杂的模型,即拟合指数要根据模型参数多寡而作调整,惩罚参数多的模型;(3)对误设模型敏感,即如果所拟合的模型不真(参数过多或过少),拟合指数能反映拟合不好。(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2004:178)因此,本研究选取常用的卡方值/自由度(x2/df)、拟合指数(GFI)、调整后的拟合指数(AGFI)、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作为判断模型优劣的拟合指标,指标范围:x2/df在2-5之间表示该模型达到拟合标准,是可以接受的结构方程模型;GFI与AGFI介于0-1之间,越接近1,表示模型的拟合度越好;RMSEA小于0.05,表示模型拟合度较好,RMSEA值在0.05至0.08之间,表示模型拟合度尚可。

  本研究运用LISREL8.70对所构建的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卡方值/自由度(x2/df)为3.32,小于5,达到模型的拟合标准;GFI值为0.94,AGFI为0.91,均大于0.90,符合模型的拟合标准;RMSEA为0.076,虽然大于0.05但小于0.08,也符合模型的拟合标准。

图2 译者翻译能力影响因素路径图

  综上所述,该结构方程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拟合标准,同时也验证了上文所提出的假设模型是成立的。

  四、结论

  本研究建构了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的路径图。结果表明,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作者、译者与读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译者翻译能力;作者、译者与读者可以直接影响译者翻译能力,其中译者对其翻译能力的影响最大;而社会环境与组织环境可以对译者翻译能力产生间接影响,同时也佐证了假设模型是成立的。该模型从译者环境及其认知视域出发,不仅统筹性提出各个因素会共同影响译者翻译能力,而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说明并验证它们是如何共同作用并影响译者翻译能力,弥补了以往研究者仅从译者环境或译者认知单一视角探讨译者翻译能力影响因素的不足。

  翻译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的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容易被忽略。但是,“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人类在出现社会、产生文化的同时也就产生了意识形态;翻译作为一种跨语和跨文化交际行为,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而翻译者作为活生生的人,除了那些为‘真理’而拼命的人,谁也不愿意去违背权力的意志”(王东风,2003:16-17)。近年来,有关政治因素的翻译理论也层出不穷,例如后殖民主义理论、女权主义理论、操纵翻译理论等。因此,社会因素会在无形中影响译者的翻译能力。

  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的组织因素包括翻译行业环境、翻译技术、翻译研究、翻译资源等。翻译质量是翻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赢得客户尊重的重要指标,“随着翻译行业的产业化进程,翻译公司开始注重翻译项目管理和译文质量控制,以提供更好的翻译服务,本地化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翻译质量基本受到客户的认可,而且本地化项目的收费较高;因此,一些有实力的翻译公司开始承揽本地化业务”(苗菊、王少爽,2010:63-64)。多数情况下,翻译工作需要团队共同协作完成,而非一人一己之力。整个翻译活动涉及翻译订单签订、任务分配、背景资料查询、术语库搜集与统一、参阅翻译述要、译文起草、译员之间的交叉审核与讨论、译文风格的统一以及最终译稿的交付。期间,译者会受到翻译资源、技术、赞助人、出版商或者客户的影响。例如,“为了保证本地化公司和客户方译文审校人员保持相同的译文文风,需要在项目刚刚开始翻译阶段,提供所翻译的少量译文请客户方审校,并提出文风方面的问题,以适应客户对文风的偏好”(崔启亮,2013:82)。

  作者、译者以及读者是整个翻译活动的主体,它们共同影响着译者翻译能力。“读者是译作的接受者和检验者,译者应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思想;翻译不是为了自我欣赏,而是为了读者——为他们提供知识娱悦或美感,这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王治奎,1993:4)译者若要使读者满意,应该认真探究作者的创作思想、背景及其语言,忠实作者及其作品。译者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原作,但一旦选定,就应对作者和读者负责。虽然译者的翻译能力受到作者和读者的种种限制,但译者仍然是整个翻译活动的主导者,之于作者,译者充当着读者角色;而之于读者,译者又充当着作者身份。译者是沟通作者与读者情感和文化的桥梁。此外,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执行者,“其语言必然受到自身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即译者的生长环境、历史时代、年龄职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张玉双,2006:28-30)。因此,翻译过程中,作者的创作背景、原语以及价值观等,译者所处的时代、知识、技能等,读者理念、价值观等是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的重要因素。若将作者、译者以及读者之间的关系置于翻译活动的大背景中,作者则好比活动中的委托人,将自己的作品小心翼翼地交予译者(中介人),译者再将译文呈现给读者(客户)。要想让译者充分发挥其翻译能力,必须先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虽然作者、译者以及读者可以直接影响译者翻译能力,但是社会环境与组织环境对译者翻译能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仅仅注重提高译者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是片面的,还应结合社会与翻译行业的需求综合提高译者的翻译素养等,才能使得译者的翻译能力达到优秀翻译工作者的水平,而优秀译者所具有的翻译能力即为译者胜任特征,它包括“知识、技能、职业操守、市场倾向、创新导向、成就取向以及价值观”7个维度(周亚莉、何东敏,2013:67)。译者胜任特征研究对翻译企业招聘、选拔人才,高等院校培养翻译人才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也是未来译者翻译能力后续研究的发展方向。

  注释

  ① 研究中的译者均指从事笔译工作的翻译人员。

  参考文献

[1] 崔启亮.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管理[J].中国翻译,2013(2):80-83.

[2]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姜秋霞、权晓辉.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J].中国翻译,2002(6):12-15.

[4] 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中国翻译,2011(1):46-50.

[5] 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0.

[6] 苗菊、王少爽.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MTI)教育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63-67.

[7] 钱春花.基于扎根理论的译者翻译能力体系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6):65-68.

[8] 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5):16-23.

[9] 王治奎,作者?译者?读者[J].山东外语教学,1993(4):1-7.

[10] 张玉双.论文学翻译中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矛盾统一性[J].中国翻译,2006(5):28-30.

[11] 周亚莉、何东敏.基于职业笔译员胜任特征的翻译人才培养[J].中国翻译,2013(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