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胜者强 自强者胜——翻译资格考试七年行有感

来源: 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

  2015年7月27日下午5点多,在连续刷了几天的翻译资格考试官方微博后,终于得到网友的反馈,说是可以查成绩了。我的心砰砰跳个不停,不知道成绩应该会是怎样。对于别人来说,这也许只是一次检验本科某阶段或研究生某阶段学习效果的机会,但对我来说,却是结结实实奋斗七年、追求七年、打磨七年后证明自己战略、策略、眼光、心态等综合博弈的机会。

  输入相关信息后查到成绩是英语二级笔译综合能力79分,笔译实务72分。知道过了,略略轻松,但是综合能力的成绩与我预计的落差较大,我预计是95分;实务此次发挥的不是太好,自己的理想成绩是80分。

  不管怎么样,继2014年11月英语三级笔译综合能力90分,笔译实务75分后,这两次考试都是我初次临考,一次通过总是令人振奋。尤其是对于我来说,能够回报七年来的热血、眼泪、辛劳和汗水是一种值得回味的成就,一种值得传递的能量,一种值得给予的温度。这七年奥德赛,我走过弯路,悟出了些微译道,品尝了译事的成就感,也体悟到了求学问的卑微;这七年奥德赛,不仅是一场添艺、增智的旅程,更是一脉涵养心性、找到自我,实现自我救赎的征程。

  第一部分:初心——想学点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2005年我从一家211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毕业之前,备考了一年国内前三甲的某985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了十年考题,碾转买到了这其中涉及到25本书,啃了一年,抱着八九分的把握,上了考场,发现是该校十年以来第一次改革考题。下了考场,又得到消息说该校也是全国首家研究生自主招生的大学。出了成绩,我没有考上。正在心情极度抑郁之时,去北京参加招聘会,因为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而成功应聘至北京一家集团公司,工资、福利待遇还不错。是马上工作还是继续备考名校研究生?对于我来说,这一答案再清晰不过。我的家庭条件根本不允许,我有妹妹、弟弟,家里有外债。当时我的情况是,大四的学费没有交上,考研期间的费用很大一部分是东挪西借的,而且为了啃那25本书,我也没有出去打工,我自己没有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孤注一掷的备考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我只能为了眼前利益想要自己搏一搏,探探出路挣挣钱。工作不到两个月,我把学费交了。到了半年的时候,又给家里寄了一万两千元钱,打发了一笔账。此后几乎都是省吃俭用,给家里寄去一笔笔钱,有的是还账,有的是妹妹弟弟花。省下钱来重新考研或者进行别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当时的我想都不敢想的。我从农村出来考211大学,我自己的付出和父母的辛劳都不允许我在该回报的时候做出任何利己的打算。我当时甚至不敢也不想考公务员,因为害怕公务员死工资挣钱少,给家里贴补不够。现在想来,当时也许是给自己设了限。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确是在冷冰冰的现实面前一种再自然不过、也无从选择的选择。就像一句英文谚语所揭示的那样:Beggars can not be choosers.(给什么就得要什么)若干年后的今天,每当我听到寒门难出贵子之类的话题,总是有说不出的心酸。穷人因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穷,没有余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导致越来越穷;因为生活在农村视野不开阔、因生活的重压导致稳重有余活泼不足,因此在现代工业社会需要比城里孩子进行更多的人生历练和蜕变,那种成长的疼痛是城里孩子无法想象的。但也许,就像一句流行语说的那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没有太多选择的时候,人要做的就是《大学》中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后来我又在北京某外企工作,没有什么成型的职业规划,只是想多赚钱能多回报家里,让父母松口气,再供妹妹弟弟。2007年,同事提到她正在备考北外的翻译证书。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还有翻译证书这回事。之前了解了诸如博思、托业、BEC等社会化考试,但还有翻译专业资格证书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我跟她深入的聊了聊,她说选择余地挺大的,不仅有北外的翻译证书,还有上外的,还有一个叫CATTI的,好像这个CATTI是最有权威的。她让我查阅CATTI官方网站了解相关信息。我当时大致的翻了翻,知道是不限专业的,心里有了一点意向。而且之前我也知道翻译需要知识面开阔,对中文水平要求也较高,这同我的情况比较契合。本科阶段学习让我对政治、经济、金融、政策学、领导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等有了一定程度的涉猎。中文方面,从小到大,作文水平都是同龄人中较为突出的。我当时有点动心,萌生了想在英语专业方面有所成的意向。因为相比我的专业而言,英语语言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若能与我所学的专业深度融合,应该会更有前途。因此,我在2008年3月报考了两种考试,想检验下自己在大二获得六级优秀证书之后,现在水平如何。这两种考试一种是托业,一种是雅思。2008年5月我先后考了这两门。托业考了975分,雅思考了7分。各准备了一个月获得这样的成绩我是基本满意的。

  第二部分:欲速则不达

 此后,我买了CATTI官方考试教材,看之前带着点得意,觉得托业、雅思的成绩并不算太低,我英语基础也还行,应付这种考试问题应该不会太大。结果翻开一看,三笔综合能力的确问题不大,但是实务英译汉单词要不不认识,要不模棱两可,更别提落实到纸面上形成文字了。汉译英是政府报告之类的文字,但是根本摸不着头脑怎么用英语写。我去了相关论坛查看考试经验贴,没有看到多有价值的文章。大部分说的不痛不痒,比如练习VOA慢速听写,BBC听力等等,几乎跟怎么译成文字关联不大。在几乎没有备考思路的情况下,我的确从VOA慢速听力听写开始的,后来慢慢听到VOA标准英语,以及BBC英语,听力是进步了,英语基本功又打牢了一点。但这时问题又出来了,VOA也好,BBC也好,都是新闻英语,半径有限,词汇量有限。但当时的我抱有走捷径心理,觉得就从这里学词汇估计就差不多了,可是当我再看CATTI笔译真题时感觉好像还差点火候。单词量到底该怎么提高?我一头雾水。

  这时候有考生在网上论坛反馈说,应该多看看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和政府白皮书。于是,我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阅读《经济学人》、背诵政府白皮书,感觉又遇到瓶颈了。那就是方向无疑是对的,但是好像学不会似的。《经济学人》上我有30%-40%的单词都不认识,频繁的查字典直接影响阅读体验,都不想再看了。语法句式更是不理解。政府白皮书的翻译不是太理解,不知道为什么会用那个单词,那种句法,因为不理解,所以死记硬背几乎都背不会。该怎么办?思来想去觉得就是单词量不够惹的祸。其实,又过了两年,我才知道不仅仅是单词量不够的问题,还有若干英语语言学习关需要我去闯。

  怎样快速提高单词量?背什么单词?雅思显然是不够的。2009年,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让人激情满怀,但又莫辨真假的帖子。帖子作者说自己怎样用一年的时间考上了某含金量很高的证书。此帖子激起了不少口水仗,还有人去人肉搜索的。人肉搜索作为网络双刃剑之弊不言自明,此处不多赘述。结合我自己的学习经验,这起网络事件反映的点点滴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从2008年到2009年,我几乎看了一年的经济学人,又查字典又记生词的,也没少费了事,才发现自己进步很小。原来靠看文章、查单词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根本就不行!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想要精通某种语言,短期内速成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像英语这类与汉语符号系统、文法系统迥异的语言,更不可能只靠看看杂志文章,查查其中单词,就欣欣然以为自己已经成为双语交流学者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金圣华曾对翻译之功做过一个绝佳的比喻。说翻译就是要在水流湍急的河上搭好一座桥,信步走到对岸去欣赏风景,而建桥的材料不可能一日齐备。

  做学问小耍聪明真的是要不得。若干年后,我也看到了国学大师钱穆说的一句话,大意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最笨的方法。但世上能下笨功夫的人总是少,所以碌碌无为者居多。回想起我当时的学习方法,套用朱自清《背影》里的话:我真是太聪明了!

 第三部分:磨刀不误砍柴工

  雅思词汇不足以应对CATTI,这一点我已经很清楚了。想要加大词汇量储备非GRE词汇莫属了。都说GRE词汇难,但既然我都已经找到自己的瓶颈所在了,还给自己的惰性找什么借口呢?我总是告诫自己不要犯小马过河的错误。小马在一条湍急的小溪前止步不前,就四下打听水的深浅。大牛说,水浅的很,还不到脚踝;松鼠却说水深莫测,上回差点要了她的命。待到小马自己下了水,才发现水既不像大牛说的那么浅,也不想松鼠说的那么深。所以路要靠自己去走,水要靠自己去趟。只要下定决心,中途遇到的苦难总会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急中”真的可以“生智”。

  于是我先买了本市面上最流行的GRE单词书,新东方出的。但是翻了翻,觉得就学习翻译来说,这种记忆方法是不太适用的。在通过词汇理解源语方面,金圣华教授说过,要在知道词汇的微妙色彩之后,再根据语境选择目标语达意。即先能够耳鬓厮磨,再能果断出来,不能藕断丝连、纠缠不清、拖泥带水。最后弄得画虎反类犬,甚至是英文没学好,又把母语给扔了、污染了。本来是抱着高手过招的心,最后弄得元气大伤回来。所以在记忆GRE词汇方面,我觉得原样照着新东方的背不适合考CATTI笔译。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用记号笔在牛津高阶第七版上标出GRE词汇后,就抛开新东方的书直接用牛津字典背了。就这样,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到2011年,我踏踏实实的依托牛津字典背了两遍GRE词汇。直接结果是我背坏了两本牛津字典。功夫没有白费,等我再看经济学人时,觉得生词少多了。一篇文章的生词不超过五个。

  词汇关是过了,但是又有一关在等着我前去拆招解招。

  所幸,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已经对英语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看了十几本关于翻译理论的书。除了CATTI官方出版的教辅书让我受益颇多外,另有两本也给我解了不少迷津。一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英汉翻译教程》,另外一本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通过翻译理论的学习,我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差别有了一定认识。知道汉语是流水句,讲究形散神不散。而英语是葡萄句,靠多枝共干结构做到沟通关联。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我意识到重视英语语法看似老生常谈,被批为中国人学习英语误区。其实回头来看,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学的英语语法多为应付考试的一点皮毛而已。除了词汇关外,全面深入的学习英语语法是学好翻译的第二关。只不过是,是什么样的英语语法呢?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会类似I sing a song之类的、看似语法无碍,实际上地道英语很少说的僵尸句子吗?要学的就应该是英语句法,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法!这时,几经搜索,我找到了商务印书馆的《英语语法大全》——基于语料库意义上的英语习惯句法。这本书非常好,我看了三遍。对自己以前句法之薄弱感到可耻。

  过了词汇第一关——必备的词汇量,又过了句法第二关,再看经济学人果然能够体会到其中妙处。这一阶段好像是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只有用心钻研,才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眼力劲。这时我对经济学人文章主旨已经了然于胸了,但是在具体的搭配上,尤其是在学术语境(Academic)和新闻语境(news)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短语上,既有前置修饰语,又有后置修饰语,还有动词的搭配使用都跟自己想的很不一样,比如为什么要说upset/disturb environment,我的脑海里根本就想不到用这两个词。又是几经探索和周折,我看到了牛津搭配词典。陆谷孙先生说的好,学固定搭配就是要建立你自己的心理词库。后来,我又学习了牛津同义词词典。就这样通过单个单词——搭配关系——同义词,我建立起了我自己的词汇坐标系,实现了如同互联网+效应的词汇+。这时,我不仅可以无障碍的读懂经济学人杂志,还能真正动笔翻译了。 但是第三关赫然就在眼前,等待我去破解。那就是相匹配的中文功底。做好一名译者,我觉得余光中先生给出的路径已经足够清晰,也相当科学,那就是,作者——学者——译者。先要有作文之底,再有学者杂家之智,最后方有译者之能。中文功底从哪里来?从大量阅读中来。那怎么养成阅读的习惯?最精彩的答案是:有阅读的渴望。

  第四部分:功夫在诗外

  2009年,我母亲被诊断出乳腺癌早期。诊断结果出来之时,我正处在围产期,离预产期只有十三天。这样的结果对全家人的打击可想而知。怀疑、震惊、恐惧、忐忑、焦虑、无奈、绝望,五味杂陈。即便是隔了这么长时间,我依然难以直面当时情景之艰、之窘。为了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母亲诊断结果确定之后,就开始实施治疗方案。亲见母亲受病魔折磨,我情绪波动很大。直接结果就是,临近生产之前出现紧急情况。靠着我在孕期阅读妇产科学书籍若干本,自己对紧急情况进行了准确预判,才避免了胎死腹中的悲剧。这段经历让我笃信“知识就是武器”。从此开始大量中文阅读,一般是每周一本。大量阅读驱散了母亲病情带给我的阴影——对生命意义的迷惘,也让我开始正视过往的自卑和脆弱,将自己从别人的目光中、从自己不切实际的期许中松绑。我看到了住在自己心里的巨人。这个巨人撑着一把伞在雨中快跑。一次次地路过滂沱,含着心酸奔向彩虹之国。阅读让我实现了自我进化,达到了绝望之后的通达:从心所欲不逾矩。让我坚信,生活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一场征服(Life is not a tragedy, but a conquest.)。让我秉持,宁愿心服口服的输在运气上,绝不心有不甘的输在努力上。阅读还让我收获了一季意外,那就是中文表达水平的提高使我的翻译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真是功夫在诗外。此后,意识到古汉语的语法弹性之大,我重拾古汉语经典,从《论语》、《中庸》、《孟子》、《大学》四书读到《荀子》、《周易》、《孙子兵法》、《庄子》、《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古文功底的增强让我做到了余光中先生讲的”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也大大增强了心智,成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坚定践行者。而现在再来看,这种意外其实也是一种必然,是备考翻译资格考试收获的成长。

  第五部分: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有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自胜者强,自强者胜。自觉其英文翻译深值玩味——Those who overcome weakness are powerful, and those who pursue self-improvement come out victors.我觉得,我做到了。

  虽然通过了CATTI笔译考试,我知道前路漫漫。但我坚信善弈者谋势,不过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